根據日本電氣新聞的報道,前不久,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正式發表了“日本版智能電網開發計劃”,其核心內容是:太陽能發電出力預測系統;高性能蓄電池系統;火力發電與蓄電池相組合的供需控制系統。由此可見,雖然日本對智能電網的研究開發正處于起步階段,但日本在構建智能電網過程中不盲目追隨美國,注重凸顯自己的特色。
日本的政府、電力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設備制造企業紛紛行動起來,積極發揮自身的特長與專業特色,踴躍投入到“日本版智能電網”的研發中,形成了“官民協作、產學研結合”的智能電網研發陣勢。
政府主導
日本政府主導日美間合作開展“智能電網”試驗;日本經濟產業省設立“智能電網國際標準學習會”,為謀取“智能電網國際標準”話語權做準備;經濟產業省促成孤島“智能電網”建設計劃,使用孤島獨立的輸電網,調查分析新能源并網后對輸電系統負荷的影響,同時設置蓄電池存儲新能源發電電能,調查分析最適合的輸電方法。
行業協會組織敦促
日本電氣事業聯合會發表了“日本版智能電網開發計劃”。以2020年實際應用為目標,著重開發太陽能出力預測與蓄電池系統。在日電聯的敦促下,日本的10大電力企業正在共同實施太陽能發電數據測算與分析,開展蓄電池與太陽能相組合的小規模電源試驗。
研究機構積極投入
日本電力中央研究所在今年7月底設立了“智能電網研究會”。目前主要研究太陽能發電接入電力系統的影響及對策問題,隨后將著力探討“日本版智能電網”的整體狀況。
電力企業主推
東京電力公司宣稱,從2010年開始,東京電力、東京工業大學、東芝公司、日立制鐵所等主體將在東京工業大學校園內聯合開展“日本版智能電網”示范工程的試驗,試驗期為三年。試驗的主要設想及內容是以現實生活為出發點,一方面安裝家庭用太陽能管,為家用冰箱、電動汽車、電熱水器供電,另一方面,將剩余的電量儲存在蓄電池中并轉賣給電力企業。
相關設備企業的聯手參與
日立制鐵所與東芝公司等日本大型企業進軍美國“智能電網市場”,與國內十多家企業聯手,在美國南部研究開發太陽能發電的高效控制系統。
日本注重與美國國情的不同
與美國頻繁的停電相比,日本輸電網的可信賴度更高。日本導入智能電網的主要目的與美國有差別,受天氣影響的太陽能發電對電力系統的影響是其討論的重點。日本更加注重構建符合國情的“智能電網”。
日本智能電網的重點領域是新能源領域
目前,日本的配電網已經非常先進,但是,隨著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供應的增加,供電穩定性可能會受到挑戰,需要引入智能電網,確保供電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由此可見,日本智能電網的主要領域是新能源發電等分布式電源領域。
日本智能電網提倡“能源信息化概念”
日本除了注重大規模的輸電網智能化外,更加注重家庭與社區的高效率用電問題。日本重視開發家電對電力與能源消費的“可視化”控制體系和電力信息傳送控制平臺,確保能源利用的信息化。
日本智能電網建設實踐及特色給我國帶來如下啟示
智能電網的研究開發需要“官民協作、產學研結合”。日本的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電力企業、設備制造企業在智能電網研究與開發過程中“各顯神通”,積極發揮自身的特長與專業特色,踴躍投入到智能電網研發過程中。
世界范圍內的智能電網開發正處于起步階段,為了取得國際競爭的主動權,我國也應形成“官民協作、產學研結合”的研究陣勢,充分發揮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設備制造企業的優勢,與電網企業一起攻克技術難關。
我國要積極爭取“智能電網國際標準”制定的話語權。日本為了取得“智能電網國際標準”話語權,在經濟產業省專門設立了“智能電網國際標準學習會”,深入剖析日本在智能電網領域的優劣勢,并積極研究“智能電網國際標準”的制定對策。
目前全球范圍內對智能電網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有關智能電網的國際標準還沒有出臺,為了能引領智能電網發展潮流,擴大我國電氣設備制造企業的商機,我國也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一方面加大智能電網研究開發力度,另一方面努力爭取“智能電網國際標準”話語權。
我國要更加注重分布式電源與新能源電能的智能化。隨著全球范圍內低碳經濟發展的熱潮,分布式電源與新能源電能將更受青睞,我國已建成了堅強的電網,供電穩定性與可靠性已非常高,將來應該更加關注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能源電能接入對電力系統的影響等新能源電能的智能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