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自2009年年初上任以來,大力推動新能源戰略,希望通過發展新能源產業重振當時正經歷二戰后最為嚴重衰退的美國經濟,并把新能源產業打造成美國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
首先,美國通過立法制定能源政策,從而引導能源的使用。能源政策優惠主要以財政優惠的形式出現,如稅收抵扣、減稅、免稅和特殊融資等。最近的能源政策法案包括《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2007年能源獨立與安全法案》、《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以及《2009年經濟復興與再投資法案》等。
美國政府在預算資金上向新能源采取傾斜措施。今年5月7日,政府推出的能源部2010財政年度預算案當中,有264億美元用于能源部的能效與再生能源局。這項預算旨在大規模擴大使用再生能源,同時改進能源傳輸基礎設施。預算案還用于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智能電網技術以及其他科研項目。
美國還對生物能源進行補貼。在美國,生物能源補貼在這些領域是合法的,包括促進能源獨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利用生物能源工廠、支持農業收入改善鄉村發展等。
消費者補貼也是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購買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會得到減稅優惠。依據不同的新能源車型,得到的稅收優惠差別從數百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住房所有人如果使用節能的絕緣材料、門窗,以及取暖和制冷設備等,可以獲得最多500美元的稅收優惠。安裝太陽能電力系統的房主可以獲得30%的稅收優惠,安裝風力系統的房主可以獲得多達4000美元的稅收優惠。利用地熱泵的房主也可獲得最多2000美元的稅收優惠。
最近美國的能源政策還向核能、化石能源生產、清潔煤技術、再生發電,以及節能和提高能效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減稅優惠。
此外,美國政府十分重視基礎研究工作。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院環境科學與能源政策研究所教授斯蒂芬?科恩說,在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中有300億美元資金提供給美國能源部用于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研發。
綜合來看,美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首先通過立法推動。同時美國新能源補貼政策的一個重點是補貼消費方,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補貼供應方和出口企業而可能帶來的貿易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