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6日,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公告,專家組更新了關于食品輻照安全性的科學建議。在此份提交給歐盟決策者的綜合性建議當中,歐盟食品安全局生物性危害專家組(BIOHAZ Panel)主要關注輻照的功效及其微生物安全性,食品接觸材料、酶、調味料和加工助劑專家組(CEF Panel)主要關注食品輻照所形成的一些化學物質的安全風險。
專家們認為,對消費者而言,使用食品輻照的方法不存在微生物學的風險。專家們指出食品輻照雖然效果很好,但是也不能單一的依靠該方法,而是應該將其作為多種降低食品中病原菌方法中的一種。他們表示輻照應該屬于以保護消費者健康為目的的食品安全綜合管理程序的一部分,這個管理程序還包括良好農業、生產和衛生規范。
專家們指出食品經過輻照后生成的大多數物質在其他食品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如食品加熱處理等,且生成物的含量水平也是相當的。
專家們特別聲明,目前歐洲范圍內,經輻照處理的食物的量非常少。目前僅有的關于輻照食品可能不利于健康的證據為:最近有研究,報道了貓在專一飼喂經高劑量輻照過的貓糧后,會出現神經系統問題,但該現象目前也僅在貓這種動物身上發現。而該研究中關于神經系統產生問題的原因及影響機制目前均尚不清楚,因此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該這些實驗和人體健康的相關性。
專家組認為關于輻照食品和輻照劑量的決定不僅應考慮食品的種類,還需要考慮一些其他條件:如關注的微生物種類,需要將微生物減少何水平,食物的狀態(是否生鮮?冷凍?干制?),食物的脂肪或蛋白質含量等。專家組同時表示關于哪些食品允許進行輻照處理的決議也應該考慮如今所消費食物的多樣性,如一些快餐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