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質量發展綱要》,全面深化質量工作改革,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協作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大質量工作格局,以“質量強省”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將質量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制定實施了《黑龍江省貫徹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5年行動計劃》。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批準黑龍江省政府設立省政府質量獎。哈爾濱市出臺《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設立并發放了500萬元的市長質量獎。全省有5個市(地)開展“質量強市”活動,其中大慶市被批準為全國第一批質量強市示范城市。
二是實施質量考核,促進質量工作深入開展。對全省13個市(地)政府、2個省管縣及省農墾、森工系統開展了質量工作考核,有效推動了各級政府落實質量工作責任,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等質量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強,全省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平均合格率?98.8%、服務質量用戶滿意度達到90%以上、建設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帶動了全省質量整體水平提檔升級。國務院質量工作考核組對黑龍江質量工作考核給予好評。
三是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大力推廣《六西格瑪管理模式》《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全省發布了156項質量管理小組的創新成果。開展“質量月”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和進商場“四進”活動,廣泛宣傳普及質量安全知識,免費提供相關的檢驗檢測服務,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質量安全意識和主動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質量月期間,張貼宣傳畫1930張,發放宣傳單11.5萬份,全省各市、縣235個部門2萬名群眾參與了宣傳活動, 現場解答質量咨詢2000余人次。
四是積極創建知名品牌和示范區,成效明顯。深入開展知名品牌示范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示范區、有機認證產品示范區等系列創建活動,變過去被動申報為主動創建,把創建過程作為質量的提升過程。全省已建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40個、省級示范區285個。新獲農產品認證證書138張,有機認證證書總數已達1409張,占全國的10.36%,數量居全國第一。肇源縣局引導糧食種植合作社開展有機認證,畝收入1000元的谷子通過精深加工,現在的畝收入達到了4000元,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乾緒康”小米暢銷全國。全省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52種。“五常大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被列入中國與歐盟100 100農產品談判目錄,全省8戶企業(產品)躋身2015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2-09-10
2021-10-28
2020-08-21
2019-11-20
2019-09-27
2019-08-27
201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