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2015年全省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情況的通報
各市(州)、長白山管委會質監局,梅河口市、公主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省計量科學研究院: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的通知》(國質檢量函[2012]789號)要求,2015年省質監局組織各相關質監部門對我省列入國家“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的未進行能源計量審查的單位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工作。通過審查,提升了能源計量工作在企業管理、節能降耗工作中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及考評結果通報如下:
一、 能源計量審查基本情況
2015年全省共對114戶重點耗能單位開展了能源計量審查。其中,符合規范要求21戶;基本符合規范要求71戶;不配合和拒絕接受審查4戶;停產11戶;停業破產3戶;不具備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條件的5戶。基本符合規范要求以上的占審查總數的80.7%,不配合和拒絕接受審查占總數的3.5%,停產、破產和不具備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條件的占審查總數的16.7%。
二、取得的主要成績
各地質監部門高度重視能源計量審查工作,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嚴格依法審查,較好地完成了審查工作任務。同時,積極組織審查人員深入現場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認真講解能源計量審查規范的基本要求和內容,指導被審查單位完善計量基礎工作,幫助企業解決計量管理和測試技術方面的難題,提升了企業能源計量工作水平。
(一)用能單位對能源計量工作的主體責任意識得到加強。審查中各地重視能源計量宣傳工作,白城、通化、遼源、白山等質監局錄制《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規范》學習教程,通過深入企業現場或組織培訓班等形式,宣傳能源計量工作重要意義,使被審查單位對能源計量工作的認識得到提高。多數被審查單位建立了能源計量或節能管理機構,健全了各項能源計量管理制度,明確了領導和部門的職責分工,確立了計量發展長遠目標,為能源計量審查工作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二)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在能源計量審查工作中,各地加強了人員培訓,使被審查單位計量管理人員素質得到提升。長春、延邊、四平、吉林等質監局分別舉辦了培訓班,對轄區內的重點用能單位計量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為做好培訓工作,長春局編輯了《能源計量法律法規匯編》、延邊局制作了專門的培訓課件。通過培訓,企業能源計量管理人員的計量管理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多數企業建立了能源計量器具一覽表、重點設備一覽表、計量器具網絡圖、計量器具檔案,完善了計量管理基礎工作。
(三)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得到提升。在嚴格審查的同時,各地加大了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省計量院、延邊、松原質監局組織專人深入企業進行能源計量工作幫扶,幫助企業查找存在問題;延邊局為國電吉林龍華和龍熱力有限責任公司9臺大功率電機補配了變頻器,日節電280kwh。通過幫扶,使大多數單位能自覺把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作為強化能源工作的重要內容,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不斷完善和提高計量器具的配備率,有效保證了對能源消耗的定量監管。
(四)有力促進了用能單位節能增效。通過審查,用能單位能源計量數據分析工作得到加強,指導用能單位采用計算法、實際測定法和統計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分析能源數據,提高計量器具精度,解決了企業能源消耗大的問題。四平市局針對四平熱力有限公司流量計量使用過程實際情況,審查人員提出了通過數據分析和比對來驗證流量計受控狀態的科學方法,提高了企業的能耗的控制精度。延邊州局指導延吉紫鑫藥業有限公司將1.5級渦街流量計傳感器改成1.0級智能蒸氣流量計,提高了計量器具精度,查出每月多計蒸氣用量200噸,每年為企業節約用汽成本80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個別單位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缺乏法律認識。全省共有3家能源企業缺乏對國家開展萬家低碳活動的認識,不能積極配合能源計量審查工作。
(二)部分企業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和檢定/校準率不符合要求。由于受工況限制,在線檢測難以實現,個別生產企業進出用能單位油、氣計量器具配備及檢測率不足。次級用能單位和主要用能設備的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或檢定/校準率部分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計量性能無法保證,不能保證計量數據的準確、可靠,由此導致對能源消耗數據的可信度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一些單位能源統計報表的審核制度不健全,數據記錄不準確。個別企業能源計量管理人員專業基礎較差,計量管理基礎薄弱,抄表記錄格式不規范或無能源消耗記錄,部分企業不能完整的按相關標準要求對計量數據進行記錄,導致能源計量數據不準確。
(四)一些民營企業能源管理粗放。存在企業能源管理制度執行力差,能源統計數據不完整、不清晰,不同部門使用的能源消耗數據各不相同以及長期不進行水電平衡測試,無法正確分析能源消耗水平等問題。
(五)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影響,部分單位停產、停業或破產,無法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近三年來,全省對我省列入國家“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247戶重點耗能企業及部分學校、商場、賓館等開展了能源計量審查。其中,符合規范要求75戶;基本符合規范要求139戶(含2013年節能量化達標的26戶);不配合和拒絕接受審查8戶;停產13戶;停業破產5戶;不具備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條件的8戶。基本符合規范要求以上的占審查總數的88.9%,不配合和拒絕接受審查占總數的3.2%,停產、破產和不具備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條件的占審查總數的10.5%。針對以上情況各地質監部門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認真做好審查的后處理工作。對需要整改的用能單位,要積極幫助企業分析查找原因,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拒絕接受能源計量審查的單位要依法進行處理。對停產停業或不具備審查條件的企業,一旦條件具備,要依法進行審查。各地要將整改結果和后處理情況于2016年6月30日前報省局。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的宣貫。地要加大《節約能源法》、《能源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等計量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增強重點用能單位的法制意識。
三是繼續加強對企業能源計量工作的監管。認真總結此次能源計量審查工作經驗,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改進監管方式,明確監管重點,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2015年12月15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7-25
2021-11-02
2021-08-06
2021-05-08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