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贛州市綜檢院申報建設超聲波測厚儀校準裝置、化學需氧量測定儀檢定裝置(水質分析儀)、總有機碳分析儀檢定裝置、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校準裝置等7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先后通過專家現場考評。截至2025年4月,該院已獲得130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具備CNAS認可校準能力105項。這些新建計量標準的投入與運行,擴充了市域計量參數的量值傳遞覆蓋范圍,完善了區域量值傳遞體系。
計量是工業生產的“眼睛”,也是生態安全屏障的量尺。市綜檢院聚焦稀土研發、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環境檢測等多領域,建立起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校準裝置,有效保障復雜成分分析的可靠性,為稀土產品和藥物研發、污染物溯源、農產品安全等提供精準數據支持。
為助力高端裝備制造,針對鎢與稀土精深加工、石油化工、電子制造等領域原件厚度的檢測需求,建立的超聲波測厚儀校準裝置可提升無損檢測精度,保障壓力容器、輸油管道等設備安全運行,助力高端裝備制造業提質增效。
為護航綠色低碳轉型,通過化學需氧量(COD)測定儀檢定裝置和總有機碳(TOC)分析儀檢定裝置的建立,為水質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提供了“雙保險”,確保了水質分析數據的準確可靠,提升服務環保監測、食品加工等行業技術能力,為水體污染治理精準施策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計量能力建設必須與產業需求、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市綜檢院負責人表示。自建院以來,贛州市綜檢院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標準66項,新增CNAS認可56項,補齊了強檢目錄下醫療、環保、安全生產等領域8項計量標準,填補了我市在高溫、磁性參數、檢測分析設備參數等79項參數的量值溯源能力空白。未來將持續聚焦特色產業和民生所需,布局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計量校準能力,以更快的“技術響應速度”服務市場監管、服務產業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度量衡”底座。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1
2025-04-11
2025-03-27
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