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思達儀表 如何鑄就品牌之路 (2004-09-15)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梁艷
瀏覽:2290
1990年,首家開始專用電能計量芯片的研究開發;
1993年,率先將新型電能表批量投產并推向市場,成為行業先驅者;
1998年,投資建成占地4.2萬平米的江西工業園數字化電表生產基地,年產能達300萬臺。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化、規?;陌l展戰略。
2004年底,總投資額達3億元,占地10萬平方米的深圳思達工業園即將竣工,年產各種數字化電表、水表、氣表總量達1500萬臺以上,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公用表計生產基地。
這一切,都與一個名字有關:深圳思達。今天,深圳思達產品已遠銷南亞、南美、中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際電能表行業的知名品牌,也是國內規模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儀表品牌生產企業之一。
每一條道路,都留下拓荒者的足跡;每一次創業,都飽含著無數驚心動魄的故事;而每一次回味,都帶給企業,帶給產業,新的思考和聯想?!? 近日,深圳思達儀表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張正宜向記者講述了深圳思達儀表所走過的品牌之路。
搶市場 “報春早” 所以“秋實好”
1998年,整個產業的“春芽”才剛剛萌發。思達儀表已經開始思考自己“開花”的時間了。就在春意勃發的深圳早春。
1998年,當世界對微處理器、計算機通信技術、控制技術和新型傳感器技術描繪著廣闊的前景時,多數國內儀表企業仍延用傳統的機械計量方式在國內市場徘徊。當時的國際市場,尤其是印度、北非、南亞等對儀表需求旺盛。但由于國際市場對企業的技術、資金、研發實力等條件要求較高,進入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當時少有國內儀表企業進入國際市場。而思達儀表則由于從1990年已經開始注重研發,8年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和研發實力,在眾多儀表企業還因為資金和技術等因素被關在國際市場大門之際,就已經開始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
顯然,“秋實”和“春花”的和諧,就因為,思達儀表早做了準備。
張正宜介紹說,1998年的廣交會上,幾乎見不到國內其它儀表企業的身影,只有深圳思達儀表一家儀表企業。一次布展就有十幾個展臺,這在當時的國內儀表行業是史無前例的。明顯的“秋實”讓人興奮。當年在廣交會上深圳思達儀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步領先,步步為贏。
由于搶得市場先機,在其后的幾年,思達儀表在國際市場的聲譽日漸提升,訂單源源不斷而來。僅南亞國家,各種數字化電表出口業務將近200萬臺,這在當時中國儀表出口中是出口量最大的數目。
在北非市場,思達儀表也同樣以高質量、高品質的電能表打入該地區,并建立了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深得當地客戶的一致好評及信賴。
抓質量 “更嚴格”所以“更卓越”
如果說,“報春早”讓深圳思達儀表搶了市場的先機。那么,更嚴格的抓質量,不斷出更卓越的產品,就是她保有市場和不斷前進的源動力。
思達儀表對于產品質量,提出的方針是“走精品戰略,不打價格戰”。在這里,張正宜談到了一個現象,由于儀表的訂單多來自于當地電力部門,使用者一般是一個地區或更大地域的居民,這對儀表質量和儀表企業的社會責任心提出了極大挑戰。如果企業為降低成本,導致質量不過關,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聲譽,更嚴重的還會給當地電力部門和居民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而現實是,這些問題確確實實地存在著,如有些企業使用了不合格的元器件,很可能導致使用壽命為10-15年的電表壽命減為5年左右,這樣給當地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和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而思達儀表在對待質量問題上,不僅是讓企業贏利,還要嚴把質量關,而對儀表質量把關最重要的就是對元器件的嚴格把關。張正宜介紹,現在思達的預付費電表,重要元器件都是從國外進口,基本上不使用國內生產的元器件。如IC卡卡座,采用法國CFC公司的產品,芯片由自己設計,采用摩托羅拉工業級8億芯片,存儲器從美國進口,而電阻電容則從日本、美國、南韓等國進口,電路的設計也非常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
專家分析認為,電子元器件的制造商,未來誰在質量創新上有建樹,誰的“錢景”就會更好?! ?
看前景 “有挑戰”所以“有希望”
當然,“錢景”和“前景”還不完全相同。但有“前景”的肯定有“錢景”,這毫無疑問。看前景,挑戰和機遇并存。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今天的深圳思達儀表,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全電子式電能表行業的知名企業。其產品涵蓋:單、三相電子式電能表;單、三相電子式預付費電能表及售電營業系統;單、三相多費率電能表;多功能電能表;載波電能表及遠程集中抄表系統。
多年來,深圳思達產品在國家、省、市技術監督部門的每一次質量抽查中,均為合格產品:1999年、2000年,深圳思達產品連續被國家經貿委列入第二、第三批全國城鄉電網改造所需產品推薦目錄。
憑借顯著的高科技優勢,思達儀表已逐步成為國際新型電能表行業的知名品牌。
另據權威部門預計,由于電力工業的快速發展,未來幾年,國內市場對電工儀器儀表產品的年需求量將維持在6000萬臺(套)。僅以西氣東輸為例,從塔里木到上海將鋪設長4000公里的主線管道,總投資384億元人民幣,其中用于配套的儀器儀表約120億元人民幣,加上13個出口的支線管道,儀器儀表總需求量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據測,2005年,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銷售總收入達到目的1800億元,出口60億美元。2010年,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銷售總收入達到3000億元,出口100億美元。
深圳思達儀表,又面臨著一個新的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