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務院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到2035年推動計量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印發后,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認真學習領會《規劃》內容,積極做好宣貫工作。各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圍繞《規劃》貫徹落實,結合實際,謀劃開好局起好步的各項舉措,共同推動全省計量工作再上新臺階。
張術曉
威海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
計量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撐,計量發展水平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國務院印發的《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計量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對計量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進行了部署,為做好中長期計量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威海市計量工作穩步發展,全市4家法定計量機構和6家授權機構建立計量標準362項,基本滿足和覆蓋了地方量值傳遞工作的需要,獲批籌建國家碳纖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山東省熱量表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等2個計量科研創新服務平臺,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規劃》出臺后,威海市市場監管局將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要求,不斷增強抓好《規劃》實施的責任感、使命感,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一是夯實計量基礎,完善量值溯源體系。圍繞服務威海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持續完善量值溯源體系建設,重點抓好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及適應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不斷提升計量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市級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實現“A類強制檢定項目目錄”100%全覆蓋。
二是強化法制計量,提升綜合監管效能。強化重點領域計量監管,做好“雙隨機、一公開”計量監督檢查,繼續擴大檢查覆蓋面,持續提升計量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做好“計量器具強制檢定試點”和“加油機計量監督試點”等工作,為強制檢定管理改革創新和加油機計量監督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三是加快科技創新,提高智慧計量水平。完善“計量業務管理系統”和“民生計量器具查詢平臺”建設,實現智慧監管,社會共治;探索“一站一碼”“一車一碼”“一秤一碼”等追溯體系,通過掃描二維碼,可隨時獲知計量器具檢定信息,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使民生計量越來越多地為民所知、所用、所享。
四是聚焦高質量發展,強化計量服務能力。落實“企業計量能力自我聲明制度”和“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聚焦企業計量需求和突出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在研發、生產、質控、節能降耗等方面的難點、堵點。突出抓好能源資源計量管理工作,深化能源資源計量服務,積極構建“雙碳”和“兩高”行業計量體系建設,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計量技術服務和技術支撐。深化計量惠民活動,實現“計量惠民”品牌化、常態化、實效化。
五是建強產業計量平臺,助力產業升級發展。圍繞我市漁具、紡織、碳纖維和熱量表等產業鏈的計量需求,構建現代測量服務體系,為產業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壽命周期和前瞻性”計量測試服務,引領和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國家碳纖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以T1100、M65J高性能碳纖維和48k以上大絲束碳纖維重點項目建設為重點,建立與戰略性新興材料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先進測量體系,探索產業計量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為下一步深入落實山東省“十四五”質量發展規劃,聚焦“十大創新”“十強產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我省重點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威海市局將《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作為威海計量工作的指引,以計量創新為主題,以計量需求為牽引,大力推進計量能力體系建設,緊跟產業計量服務需求,勇擔使命,奮勇爭先,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區、不斷開創“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提供堅實計量支撐和保障。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