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治理體系 提升治理能力
省市場監管局探索市場監管“六大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2018年11月3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掛牌成立。機構改革以來,省市場監管局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關于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機構改革重大部署,緊緊圍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市場監管“六大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各項工作迅速走上正軌,全省市場秩序平穩向好,市場監管領域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重大安全事件。
構建法規制度體系,夯實基礎
法規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特點。省市場監管局堅持把構建法規制度體系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礎。
梳理現行法律法規。梳理涉及市場監管法律34部、法規66部、規章228件,制定過渡期的市場監管業務規范文件50余份,印發全系統學習執行;出臺《關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體制的實施方案》《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發布《河北省奧林匹克標志保護規定》;《河北省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安全管理辦法》列入2019年立法計劃;編撰《河北省中藥材標準》《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理解與實務》,分別由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工商出版社出版。
建立內部運行規章制度。先后制定《黨組工作規則》《省市場監管局工作規則》;出臺公文運轉、干部人事管理、財務管理、應急管理、信訪管理、機關黨建等38項機關運行規章制度;制定直屬事業單位管理相關制度,確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管作風。
合理明確內部職能。打破原有部門格局,重新進行職能、機構、資源優化組合。堅持人員力量向業務處室傾斜,整合后業務處室占80%,業務人員占79%,實現一類事項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法規制度體系的構建,為轉職能、提效能打下良好基礎。
構建監管責任體系,落實職能
圍繞“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臨床、從標準到使用”,構建全鏈條市場監管責任體系。
明確“16742”工作思路。一個統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六個堅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四個最嚴”要求、堅持風險防控、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七項工程:實施質量提升、食品藥品安全、市場信用管理、數字市場監管、市場環境凈化、人才培育、基層建設提升等七項工程;四個實現:實現市場有活力、競爭有秩序、發展有質量、安全有保障;兩個提升:提升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明確“4+1”工作任務。優化發展環境:主要是營造寬松便捷的準入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主要是強化質量基礎、質量監管、質量提升;守護三個安全:主要是保障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強化綜合執法:主要是打擊市場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加強隊伍建設:主要是加強政治建設、作風建設、法治建設、廉政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
厘清工作職責。梳理市場監管行政許可事項24項,行政強制事項24項,行政監管事項159項,行政處罰事項405項,劃分省市縣三級事權;建立市場監管法律法規、行政許可事項、行政監管事項、行政強制事項、行政處罰事項、行政許可服務事項“四辦”等六個清單,對權力事項、實施依據、運行流程等予以細化;明確省食安辦、省質量強省辦、省雙打辦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促進工作落實。
實施“七項工程”。每項工程都配套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目標、細化責任分工,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七項工程”的實施,運用了項目管理理念,使工作可量化、可評比、可考核,為轉職能、提效能搭建了平臺載體。
構建風險防控體系,嚴守安全
把構建風險防控體系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堅持預防為主、風險管理、綜合施治。
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建局伊始,即在全系統部署開展隱患排查“百日攻堅”行動,排查生產經營單位700586家,排查隱患80964個,整改78554個,整改率97%;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區域產品質量等十個方面的問題隱患建立臺賬,動態監控,將風險隱患排查制度化、經常化。
開展專項整治。與省紀委監委黨風政風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部署“山寨”食品和非法渠道購銷藥品損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我省立案數居全國第三,罰沒金額居全國第一;開展“三無電梯”、危化品、液化氣瓶等專項整治行動,切實保障公眾安全。
開展區域整治提升。將隱患問題較多的電線電纜、羊絨制品、散裝白酒、童車、箱包等11個縣(市、區)5個特色產業列入省級整治重點;圍繞“百強百業”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對固安縣等25個產業特色明顯的區域實施標準質量對標,確保“整治守底線,提升有水平”。
加強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2019年安排省以上風險監測6954個批次、監督抽檢32485個批次,開展13個藥品品種的非標檢測,基本覆蓋市場監管領域全產品、全產業鏈。
強化日常監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已組織全省隨機抽查3239次,抽查檢查對象7萬余戶。在國家總局召開的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會議上,我省和福建省介紹了經驗做法。
持續打擊違法犯罪。進一步完善行刑銜接機制,持續加大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先后處置了“華林”傳銷、日化品假冒、瘦身線纜等案件,共查辦市場監管領域各類案件2983起,移交司法機關30起。在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我省作典型發言。風險防控體系的構建,織嚴織密了“守底線、保安全”網絡屏障。
構建信用管理體系,創新監管
把構建信用管理體系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積極探索、創新實踐。
健全信用信息歸集機制。完善全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的數據標準,加強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北)應用和管理,構建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開放共享的全省市場主體信用管理綜合應用系統。截至目前,50個部門共歸集涉企信息4265萬余條。
探索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管理。綜合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備案、行政許可、監督抽檢等各類信息,探索建立市場主體信用管理指數模型,設計符合實際的信用指標體系,不斷推動信用監管向縱深發展。
強化失信聯合懲戒。建立健全全省市場監管部門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制度,加強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促進失信聯合懲戒措施落地實施。目前,全省10.83萬戶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36萬戶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對“老賴”實施任職資格限制4.5萬人次。“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格局正在形成。
構建技術支撐體系,提升水平
堅持把現代科技與市場監管深度融合,提供支撐、全面提升。
強化數字市場監管。制定《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使全省系統信息化建設有章可循;基本完成“數字市場監管”頂層設計,包括市場準入、市場監管、行政執法、政務服務、綜合管理、質量基礎設施、法人庫應用管理和電子營業執照認證管理等8大業務平臺,內含22個子系統;整合優化OA功能,開發一體化聚合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隨時隨地移動辦公。
提升檢驗檢測和科研能力。制定并實施《推進全省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促進檢驗檢測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對全省1991家獲證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和能力驗證考核,打擊“檢驗亂象”,杜絕假檢驗、假報告;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省局直屬檢驗檢測機構規范管理的實施意見》,規范所屬技術機構檢測行為,發揮技術支撐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加強科學研究和創新團隊建設,爭創食品綜合監管技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中藥材市場質量監測研究國家藥監總局重點實驗室、能源計量檢測技術省級重點實驗室,力爭用3到5年,建成1至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強化標準、計量、合格性評定工作,加快保定英利光伏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步伐,積極爭取籌建唐山中車高端裝備制造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向有關部門提交了建設“雄安新區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研究基地”建議;石家莊市獲評第三批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3年內將獲國家1.5億元經費支持;啟動中國(河北)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申報工作,先后簽訂京津冀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合作協議,就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召開新聞發布會。用技術服務“三件大事”,服務高質量發展。
構建人才隊伍體系,增強發展動能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省市場監管局把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動力源泉。
機關建設風清氣正。新組建的市場監管局由多個部門整合而來,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建局伊始,在全局明確“三個樹立起來”:把理想信念樹立起來、把紀律規矩樹立起來、把好干部標準樹立起來;向全局承諾:沒有比踏實工作、敬業奉獻還快的晉升路徑,沒有比相信組織、依靠組織還硬的“天線”“后臺”,沒有比老實本分、忠誠擔當還正確的自我設計。堅持用人導向,加大干部交流,機關正處級領導干部交流任職比例達49%,提任了一批科、處級干部,特別注重年輕干部的培養使用,促進了融合、激發了干勁,營造了勠力同心、奮發作為的良好氛圍。
廉政建設警鐘長鳴。印發《2019年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建立每季度聯合駐局紀檢監察組召開紀檢監察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開展集體廉政談話,開展全系統廉政和作風明察暗訪,開展機關干部軍訓,建設廉政教育長廊,將廉政教育貫穿全程,警示全局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人才建設緊鑼密鼓。實施人才培育工程,提出建設執法辦案、檢驗檢測、審評認證、法律法規和科技創新5支人才隊伍;初步建立了各類人才管理庫,培訓專業技術人員3100余名;向省政府提交了《關于加強全省食品檢查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實施方案》,初步研究了支持鼓勵技術創新、科研創新的辦法、路徑等,以人才建設促事業發展。
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努力打造一支秉承正義、精通業務、恪盡職守、服務人民的市場監管隊伍,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而不懈奮斗。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5-19
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