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實工作、奮力前行,全國各地、各行業的計量主管部門將繼續扎實履行計量監管職能,努力發揮計量支撐引領作用,為“十四五”發展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打好基礎。
新時期、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2020 年,計量工作怎么干 ? 讓我們聽聽各地、各行業計量主管領導的心聲——
嘉賓: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 柳義成 曹玉芬(常務副站長)
寄語:
提前策劃,為“十四五”時期的高質量發展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落實
奠定堅實的計量基礎
2019 年是極其特殊且有紀念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 98 周年,迎來了新中國70 華誕,也迎來了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建院 45 周年。這一年,在院黨委的精心組織下,我們開展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原文、學原著,深入設計院、安全中心等兄弟部門和中航工業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304 所)等單位開展了內外部學習調研,通過談心談話、征求意見、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方式,深入檢視問題,并逐一整改落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一年,《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發布實施,為今后幾十年水運交通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也為港口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些重大部署都為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挑戰。
2019 年是計量事業繼往開來的一年。國際和國家層面,SI 單位的量子化將改變世界計量事業的格局,同時給我國現有計量體系帶來很大的挑戰,盡管這些挑戰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我們需要緊跟國際和國內的主導方向,以期不錯失發展的機會。2019 年 10 月 30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標準化服務、計量測試、質量認證和檢驗檢測服務均作為鼓勵類產業。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從事的這項工作不僅會一直存在,而且是國家在主導力推的,但同時會有更多的企業涌向鼓勵類產業,從而加大競爭的力度。
行業層面,2019 年 7 月底,全國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江蘇召開,會議提出要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內河航運體系。2019 年 9 月以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陸續發布,明確了未來 30 年的發展方向,并分階段列出了發展目標。由此可見,人民滿意、支撐有力、世界前列是我們交通人的發展目標;綠色、智慧、安全是未來發展的總方向,這些都對計量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思考如何在支撐綠色、智慧和安全上下功夫,與行業同頻,適時開展標準化和計量技術研究工作,發揮基礎支撐和保障作用。
一年來,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各項工作積極推進,順利完成了年初部署的各項任務,實現了院里下達的經營和創新指標,同時為 2020 年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正在開展水運專業計量研究與驗證綜合試驗廳的建設、CNAS 認可等工作,推進產業計量中心籌建申請以及計量國際化,這些不但可應對上述發展形勢的變化,增加計量標準服務范圍,也可為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提供更為廣闊的計量市場。
根據外部形勢變化以及站內工作安排,2020 年我們將繼續履行國家專業計量站職責,加強計量能力建設和宣貫交流工作,提前策劃,為“十四五”期間的高質量發展以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落實奠定計量基礎。重點將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配合條件處開展好試驗廳的初步設計和計量標準建設等工作,落實部分儀器設備購置工作,快速形成新的計量能力。
二是完成 CNAS 評審,并繼續申請新建計量標準,持續拓寬計量服務范圍。
三是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部標準化及計量等項目的順利實施和驗收工作。
四是繼續推動國家海洋環境監測與探測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的申請籌建工作。
五是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動水運計量標準國際化。
六是組織開展好全國水運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和水運檢測儀器標準工作組的相關工作。
七是加快上海、廣州、武漢地方計量站的建設速度,為服務網絡的形成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