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垃圾桶得自己掀蓋,夏天蚊蟲多也很臭。新裝的垃圾桶投放垃圾方便、密封性好,標識字體大,還帶語音提示,現在丟垃圾不用再動手掀蓋,干凈又方便!”
近日,家住懷柔區龍山街道龍祥社區的于大爺十分高興。小區門口的傳統垃圾桶變成了便捷密閉式智能垃圾桶,讓他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更高了。
據介紹,本著“便利居民投放、便捷收集清運、便于實現垃圾分類實效”的原則,以“進一步提升桶站設置的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集約化水平”為目標,懷柔區按照桶站規范化建設標準,結合區域實際,在城區100余處符合條件的居住小區設置了便捷密閉式固定桶站。
“以往巡查時,經常看到有居民因為拿的東西太多,為了省事就直接將垃圾袋放在垃圾桶外或桶蓋上。現在垃圾桶帶有感應開合功能,大大減少了此類問題的發生。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避免了手與容器污染物直接接觸,減少了二次污染和病菌傳播,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泉河街道楊家園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楊淑芝說。
新的便捷密閉式垃圾桶在普通垃圾桶基礎上,增加了感應開合、計量稱重、箱內消毒、滿冒報警、廚余破袋等功能,桶站還配備了物聯網技術,各類垃圾量、清運量等數據實時上傳至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精細化管理系統。城市管理部門在電腦設備、移動終端動態監測桶站情況。根據系統反饋問題,采取措施及時整改,實現資源統一調配,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下一步,懷柔區將因地制宜,根據定點、巡回、流動等不同收運模式特點,完善與分類收運模式相適應的設施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居民投放便利性。嚴格居住小區各項分類設施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推進農村地區各品類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全鏈條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