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久久久,日韩区国产区,亚欧日韩另类中文欧美,亚洲精品一区av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meettree106.com/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綜合資訊

諸葛亮的飯量有多大?

發布時間:2015-09-14 作者: 來源:騰訊網 瀏覽:1914

    蜀后主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兵出祁山,據五丈原與魏軍對峙,不幸病死軍中。據《裴注三國志》卷35“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三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大喜過望,斷言“其將死也”,意思是諸葛亮只吃這么點兒飯,恐怕離死不遠了。按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魏晉一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三升有0.6公升,又因為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即諸葛亮病重時每天能吃一斤大米。跟現代人比起來,這個飯量不能算小。可是在司馬懿眼里,諸葛亮吃的已經夠少了。或許在那個時代,人的飯量普遍比今天要大?

    《魏書》卷52有“闞?傳”,說北魏時期,敦煌人闞?“性能多食,一飯至三斗乃飽”。北魏多用大斗,三斗約合今天12公升,“一飯至三斗”,也就是一頓飯要吃掉12公升。這12公升如果指的是米,要有20斤,如果指的是面,要有18斤。當時流行一日兩餐,假如《魏書》記載屬實,那么闞?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糧食才能填飽肚皮,其飯量是諸葛亮的幾十倍。但我懷疑這段記載有夸大的地方,至少違背了我們現代人的常識。

    《宋書》卷86提到南北朝時某支部隊的飯量:“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萬斛即四千八百萬升,這么多糧食讓兩萬士兵分一年來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國時一樣,都是每升合現在0.2023公升,則六到七升大米約有兩斤多,這幫士兵的平均飯量是諸葛亮的兩倍。《宋書》卷19還有句話:“方今夷狄對岸,外御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難。”說明就軍隊而言,每天七升口糧當屬較低標準。《晉書》卷64“會稽王道子傳”記載:“于時軍旅薦興,國用虛竭,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說明每天七升口糧對高級行政干部(晉時“司徒”官位很高,常是宰相的別稱)來說,也屬于較低標準。

    南朝梁后期,鎮北將軍江革被北魏軍隊俘虜,一度遭到虐待,“日給脫粟三升,僅余性命。”(《梁書》卷36,江革傳)“脫粟”就是去殼的小米,江革一天三升小米,跟諸葛亮一天三升大米差不多,既然江革每天三升“僅余性命”,那么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每天三升就斷言“其將死也”也算說得過去。我們有理由相信,每天六到七升糧食應該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成年男子正常飯量的下限,如果低于這個標準,可能就會感到吃不飽;而每天三升糧食則是當時成年男子維持生命的下限,如果低于這個標準,可能就要餓死。或許在三國兩晉南北朝,人的飯量確實比今天要大,抑或吳承洛的《中國度量衡史》有誤,魏晉一升遠遠達不到0.2023公升?這個問題留待高手們去解答。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訂購產品 訂購產品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德江县| 略阳县| 库伦旗| 沧源| 花莲县| 尖扎县| 忻城县| 萍乡市| 竹溪县| 虞城县| 清河县| 贺兰县| 昔阳县| 谢通门县| 电白县| 林甸县| 石景山区| 尉氏县| 班玛县| 遵化市| 青冈县| 宁城县| 多伦县| 密山市| 扬中市| 赣榆县| 都昌县| 潮州市| 辽中县| 北票市| 大悟县| 措勤县| 建平县| 丰台区| 天津市| 建阳市| 白河县| 林芝县| 准格尔旗| 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