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化對節能工作的促進作用,推動“互聯網+節能”相關產業創新發展,“互聯網+節能”產業聯盟設立計量工作組,旨在做好能源計量基礎工作,實現節能減排、能源管理的數據可靠、可溯源。
2019年6月13日,“互聯網+節能”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計量工作組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召開成立會議,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工所王池所長作為計量工作組主席、濟南大陸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荊書典董事長作為計量工作組副主席參加會議,產業聯盟秘書處相關同志代表聯盟出席會議并致辭。計量工作組現已招募成員單位50家,包括國內省市計量院所、節能服務公司、計量器具制造單位和使用單位等,其中45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深入探討了基于工業互聯網背景開展計量工作以助力節能減排、碳交易、碳資產的應用方向,討論了實現重點用能單位能源數據采集的可靠性、數據的可溯源、可征信的重要意義,并明確了計量工作組的工作計劃、研究方向和發展規劃。
會議期間,成員單位山東大陸計量科技有限公司唐麗杰高級工程師解讀了GB/T 36377-2018《計量器具識別編碼》,詳細闡述了該標準中涉及的給計量器具賦唯一性識別編碼、實現計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計量器具公共服務平臺。與會代表就該標準的應用進行了廣泛交流。
參加會議的全體成員結合所在單位從事的節能減排、能源管理的工作內容,從計量、檢測、標準等方面展開討論,為計量工作組開展工作獻計獻策。
6月14日,2019年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首席科學家、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講席教授王中林因在納米發電機和自供能系統領域的貢獻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科學家。評選委員會認為這一領域“將對人類和我們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產生巨大的利益”,“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改變世界”。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由世界文化理事會設立,從1984年開始每年頒發1次,每次獲獎人數1人,目的是表彰和鼓勵世界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授予為人類帶來福祉的杰出科學家。